苏区版画
版画,起源于中国的雕板印刷。苏区时期由于百姓普遍不识字,生动直观的版画,自然成为有力的革命武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宣传战线和文化工作。苏区版画应运而生,通过石印或雕版木印,传播于画报、宣传栏、墙位、杂志、报纸等不同的宣传载体,先后出现领袖画像、报纸漫画、杂志插图等不同品种版画,或引导敬仰,或宣传道理,或揭露落后,成为中国苏维埃文化的特定内容。
为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学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红军的政治宣传部门和苏维埃政府制作了系列彩色石印画像,包括世界导师单独画像,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的组合画像。领袖人物的版画在苏区广泛发行,与国旗国徽一起,成为庄重场所的标配。除了悬挂的画像,《青年杂志》和《红星画报》刊发了大量的领袖画像,包括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等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人物,除此以外,还出版大量的画报,比如《红色中华》三八特刊画报,《青年实话》画报,《选举运动画报》,《春耕运动画报》,这些苏区版画吸引着民众的目光,引导人们认识新生的红色政权,积极地发展生产、扩大红军、支援革命,并留下许多红色经典作品。至今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八子参军”,就是源于《红色中华》上的一则新闻以及配图的版面《八兄弟当红军》。
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版画家来到瑞金采风创作,为瑞金本土版画播下种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瑞金本土的苏区版画开始兴盛,组建了“红叶版画小组”,成员众多,影响深远,屡获大奖,传播国外。
近年来,瑞金市以八一小学为重点,大力开展苏区版画进校园工作,培养了一批批苏区版画接班人,创作了一大批红色题材儿童苏区版画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