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首页>非遗项目>  甑笊灯舞

甑笊灯舞

日期:2022.09.23来源:暂无 点击数:30

甄笊灯源自于瑞金地域的民间祭祀和祈福,后逐渐衍变为庆祝的民俗

甄笊灯最早是出现在一些特殊时刻,随着神巫出现在村场的禳神仪式。每当屋场屡遇不吉之事,就被视为鬼魅横行、污秽从生,于是神巫到来,并召集甄笊灯队,壮大声势以驱除不吉。甄笊破竹而成,从洗刷盆锅的生活用具演变为舞蹈道具。人们双手持甄笊进行敲击,驱鬼祭祀神灵。灯舞演员有艄公、艄婆等划龙船角色,后来加入吹牛角的主巫和成小鬼的丑角,各有服饰扮相。主巫到来,进入厅室祠堂,绕室一圈作驱除之状。主巫出门回到屋前,伴奏乐器急促激越,持笊的演员们随即追赶丑角,绕场起舞。

甄笊灯后来渐渐定式于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成为民间灯彩辞旧迎新的一部分。甄笊也由真实用具加上纸彩糊封,成为纯粹的道具。表演时,演员双手各握“甑笊”,站成“八字步”,在头顶或者胸前击打甑笊,形成浩大声势。铿锵有力的敲击,粗犷古拙的舞步,甑笊过处妖氛扫除,展示了客家乡民团结一心战胜苦难、齐心协力勇斗妖魔的生存意志。成为灯彩之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到各个村庄巡回演出,一个晚上要经过上十个村寨,热闹铺展在众厅及私厅的门口大坪,甑笊挥舞,鼓乐齐鸣,众人手舞足蹈,唢呐声呐喊声连成一片,喻示着将迎来众生安康、五谷丰登。

随着民风民俗的代代传承,驱神之舞逐渐衍变成了庆祝丰收的灯彩,大竹筒做的四盏甑笊大灯,既保留驱赶风貌,又刻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金色大字乐器为公婆吹各一把,打击乐器一套道具增加了撮斗、菜篮、簸箕、锡箕等生活具,演员为农家妇女,表达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精神风貌。表演人数可以三十到八十不等表演过程分为两部分,先表演驱邪祈福,后演出欢庆胜利、喜庆热闹。苏区时期,在庆祝红色政权的万人提灯晚会中,甄笊灯汇入了红都的喜庆。

甑笊舞作为瑞金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黄柏乡广泛传承,并参与全市各项重要庆典。奥运火炬传递心连心艺术团表演中华苏维埃创建周年纪念庆典红博会,甑笊灯频频亮相,四盏大灯增加到八盏,灯体的金色大字也应景点题,随节应变。为了甑笊舞的传承保护,瑞金市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从组织表演、宣传推广、活动参与、课题研究、书籍出版和进校园等方面进行保护和传承,并将其作为黄柏乡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


3 0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6383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