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灯制作技艺
《瑞金茶灯》始创首演及主要流传脉络:
瑞金茶灯,它起源于明代,是根据古时瑞金的茶山人丑时掌灯赶市,酉时挑茶回家,一路之上留下叠叠茶歌,担回串串星光的美景创作而成。它是“绵江八景”之一“铜钵茶歌”最精彩的表现。
瑞金茶灯,始创于瑞金境内赣江源头的日东、壬田、叶坪、九堡乡(镇)等古代茶乡,流行于瑞金民间。在瑞金境内的观音岽、龟龙山、铜钵山等茶林采茶的季节,当地茶农上山采茶,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形成了瑞金客家山歌独特风格。由此演变成耳熟能详的“采茶歌”。康雍乾时期,瑞金的观音岽、龟龙山、铜钵山茶叶销路畅通,茶业兴旺。每逢新茶上市,街上茶酒飘香,茶歌飞扬。茶乡人喜欢唱茶歌、串茶灯成了古时瑞金的节庆习俗,最终成为瑞金古代精典文化“绵江八景”中著名的 “铜钵茶歌”而饮誉古今。瑞金客家茶灯传承有序,特色鲜明。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城乡众多民间茶灯队扎灯编词,新排茶歌茶舞,一直活跃在瑞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
瑞金茶灯,其音乐取材于瑞金客家山歌中的灯腔和茶腔。道具制作以竹料、彩纸、彩布制成茶蓝式大小茶灯和彩扇。祝词与歌词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主题现编现唱。其表演以茶哥挑茶灯掌茶灯,茶妹左手提茶灯右手打彩扇,活泼滑稽,载歌载舞,场面热闹喜庆为主要形式。
《瑞金茶灯》的表演艺术自古相传,它是瑞金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中的精典剧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