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灯制作技艺传承人钟仁山
钟仁山,男,生于一九六五年,出生于农村,1982年初中毕业,瑞金灯彩制作师傅赖仕柳传人,瑞金茶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茶灯制作技艺源自传统纸扎技艺,自唐朝开始,瑞金重大节庆一直有灯彩表演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灯彩表演相互依存但又各领风骚。钟仁山自小便喜爱看灯彩表演,尤其爱看茶灯表演,色彩艳丽,手工精致的灯彩常常让小仁山看得发呆,暗地里经常琢磨茶灯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初中毕业后,钟仁山在家帮忙务农,1983年,在一个灯彩表演中,他偶然认识了赖仕柳师傅,聊天中,他萌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赖仕柳师傅也对他产生了兴趣,隔天,他便央求其父带至赖仕柳师傅家中,正式拜师学艺。
灯彩制作看似简单,做好却很难,又非常花时间,茶灯套件中,大小搭配要得体,每盏灯上的花版要有不同的含义,一盏好的茶灯,要有好的构思,造型和花纹方面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也直接影响茶灯的美观。茶灯制作尺寸要准,亮点要明确,做工要细,总之,一盏成功的茶灯,表演起来格外让人赏心悦目。
九十年代初,瑞金撤县设市,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灯彩制作技艺,钟仁山的师公杨衍金因声名远播,自然而然接受市政府的委托制作此次灯彩的制作,这次制作时间很紧,当时召集了十几号人,大家虽然一脉相承,但水平却良莠不齐,师公杨衍金为确立这次的主要制作人,便让徒子徒孙们各自设计一件作品,当时只有3人有信心参与竞争,钟仁山便是其中之一,钟仁山基础扎实,想象力丰富,制作出来的“龙头”灯让师公刮目相看,不仅让他成为此次的主要制作人,更是从此对其青眼有加,允许他有空就去杨衍金家请教,此后杨衍金将自己多年的灯彩制作经验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当时条件很艰苦,工资不多,要求很严,钟仁山跟着师公学习一年左右的时候,师公把他叫过去,笑着对他说:“北京(仁山小名),能教你的我已经全部教给你了,现在你可以自立门户了。”又过了一年多,师公就去世了,走得很安详,大概是因为终于有了真正的传人吧。
自立门户后,钟仁山继续研究灯彩制作,因其从小对茶灯便情有独钟,便把茶灯制作技艺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对传统的茶灯造型和剪纸等纹饰都进行了改良,制作出来的茶灯保留了传统的风格,但比传统茶灯造型更美观,纹饰更绚丽,做工更精细,闯出了自己的名气,在2000年,赣南举行闹元宵灯彩大会,各县市都有表演队,结果钟仁山制作的竟然灯彩拿了一等奖,此外,还参加了多次国内的文化活动,如江西省举办的国际傩文化节、中央电视台的怀念重走长征路万人灯彩会、奥运火炬传递灯会、全国民间灯彩表演(茶灯)、瑞金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一场场的演出,将瑞金的灯彩表演艺术展示给全国人民,而精美的茶灯,在这些活动中并不仅仅作为一个工具,而是作为灯彩表演艺术的姊妹,可以说,没有精美的茶灯,灯彩演出就没了灵魂。我们希望,茶灯制作技艺伴随着灯彩表演艺术代代传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