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首页>非遗项目>  壬田福祖庙会

壬田福祖庙会

日期:2025.07.08来源:暂无 点击数:0

瑞金市壬田镇,不仅以山青水秀的罗汉岩闻名,民俗文化也同样丰富多彩,其中经古流传、源远流长、颇有特色并为乡人喜爱的福祖庙会,就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种。它最早起源于唐代,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每到金秋农历9月1 3日,壬田圩镇便迎来了一年一度民间庙会一一福主庙会,即俗称“漾神”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入乡随俗的全镇居民便在门前挂起一长串鞭炮,待“漾神”队伍经过时便赶快燃放。圩市上的人们踩着一地厚厚的大红鞭炮纸屑,上圩街赶起了庙会。当上午9时左右时,壬田圩市的大小街巷上已热闹非凡,四处人声鼎沸,居民和商家燃的鞭炮一阵阵地响起,震耳欲聋。居民家家户户杀鸡宰鸭,燃香祭祀,犹如过大年般。不少小孩兴高采烈地蹦跳着,在地上寻找未响的爆竹,大人们却忙成一团。

“来哩,来哩!菩萨抬过来哩!”随着前头一阵嚷闹声传来,顷刻间,一支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队伍,将三尊神似关公威武雄壮、身穿武将胃甲服饰的“冯候福主,,木雕神像抬着奔跑过来。最前面的是一群青年旗手,一个个扛着五颜六色的大旗有序行来,抬神像的队伍在一班吹吹打打的民间乐队的簇拥和助威下,紧随其后两拨人马一路吆喝,好威风,好壮观。两边的居民和商店老板不断地伸出竹竿鸣放鞭炮,迎接大神的到来,两边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则欣喜若狂,大小商店的生意格外的好,店主们一个个笑容可掬地忙着卖货;

“哎,来尝尝我家前的米粟,好甜哩!”“快来喝一碗新出的水酒,蛮老的酒哟!’’ 这一天,壬田圩市上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远近亲友纷纷登门做客,似乎谁家的客人多,谁家的面子就更大。因此,这天无论老幼和远近亲疏,来者就是客。无论进了谁的家门,香喷喷的煎果子,浓浓的水酒,会立刻被端上桌子请客人吃,你若不领情,主人还会不高兴。平时不太来往的邻里,这天也会格外亲热地招呼着,甚至端碗刚出锅的煎果子送上门去,要你尝尝他的手艺……总之,四处洋溢着一片祥和和欢乐的气氛。

据新编的《瑞金县志》记载:“长久以来,县人崇信神,城乡庙宇甚多,且厂置庙产,起庙会(亦称神会,为一方各姓联合作为)。每于神之诞日,杀猪宰鸡、燃香祭祀,此即“做会”。由于乡间闭塞,生活单调,因而常籍庙会迎神竞技,演唱古戏、交流物资、走亲串友、甚至开始聚赌。建国后,庙会从形式到内容都渐渐出去不健康成分,而增益文明因素,如变迎神赛会为文化体育活动……福主会:冯侯福主(唐末县人冯祥兴三兄弟)每年农历九月十一日,县城冯侯庙的三尊大菩萨被抬着游街,并追赶前面的旗手。街两旁观众比肩继踵,齐声呐喊,气氛极紧张热烈。壬田乡则于农历九月十三日行会,其规模偶逊于县城,几乎冠盖一县。只要到实地一乍,便会感到果然名不虚传。壬田庙会,确实热热闹闹,人气旺得很。另据县志记载,壬田庙会敬奉的不是神话中的神,而是确有其人,就是冯祥兴三兄弟。当年冯氏三兄弟是保卫瑞金县城,阻击攻城的山匪,保护一城百姓而死的,因此后人把他们当成神来祭祀,祈求一方平安。壬田老百姓敬仰的是三位历史英雄,当地每年举行这个活动,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乡村节日,四方邻里通过这个活动串亲访友,互相沟通,密切亲情,如同过年年节,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商业。

壬田庙会没有庙宇,游完街的神像最后都抬到被轮到落脚的祠堂里安放。那个祠堂能成为“安神”的祠堂,整个家族都视此为盛事。祠堂里一定要请乐队吹吹打打,奏乐呜炮,热闹一番,以示庆贺。 千百年来,壬田的庙会活动经久不息,代代延续不断,已成为一方具有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其中最令人感怀难忘的就是庙会活动中所表现和折射出来的人们之间的珍贵亲情、乡情和友情。

早期壬田福祖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这种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因此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当地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每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壬田镇福祖庙会的具体内容与其它乡镇稍有不同,自有特色。古时每逢庙会时节,当地村寨便张灯结彩,在空地上的戏台唱大戏,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趣情。庙会的祭神仪式——“漾神”,即把神佛塑像由多人抬着,在圩场上巡行的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游菩萨”等。可以说,壬田福祖庙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

现在的壬田福祖庙会,重又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它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改为圩市和祠堂、禾坪、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宗教活动也很少了。每年都由民间群众出面协商举办,它作为当地一项传统的节日形式,反映了民众心理和习惯。这项庙会形式的改进,不仅大大增加了其活动自身的吸弓l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项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


3 0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9162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