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首页>非遗项目>  闹高社

闹高社

日期:2025.07.08来源:暂无 点击数:0

【地理环境】闹高社,俗称样高社,是冈面乡渡头村上店、青江坪两小组刘姓村民的一项独特的祭祀活动。渡头村位于冈面乡的东南方,是进入该乡的南大门,与本市九堡镇的富田村、密溪村接址,以黄土坳崠与其分水为界,是冈面境内东小流域的源头。当地有圩镇一个一一渡头圩,因其圩址地处三溪交汇形似渡口故名,而渡头村也以此得名。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苏区时设立过渡头区苏维埃政府。民国时期,著名的农民暴动“火烧渡头乡公所’’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还曾设过渡头乡人民政府,渡头人民公社,供销社,木竹检查站,粮油管理所等机关单位。渡头圩集市日原为二、五、八,一九九一年后改为三、六、九日。该圩有个传统说法:凡外来商户,发迹后要及时离开,否则必遭天灾人祸,原因是渡“头”,不渡“尾”。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瑞金城至冈面的城乡公路贯穿渡头全境,南通九堡镇,北达瑞林镇,西至冈面圩,形成了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历史渊源】据刘姓族谱记载,渡头村上店、青江坪刘姓为北关刘,于清朝康熙年间自瑞金象湖的上龙尾迁入,其开基始祖为刘芳裘。闹高社习俗据说当年上龙尾刘姓即有,只是传入渡头后有所改变,而何时传入,因无记载,难以考究。但从当地老人口中了解到,苏区以前,这里曾有四台高社,三套锣鼓,即刘姓芳裘公祠二台高社,一套锣鼓,刘姓正厅二台高社,二套锣鼓。每逢闹高社时,四台高社,三套锣鼓外加一组唢呐乐队一齐出动,当时情景,鞭炮声震耳,锣鼓唢呐声震天,气氛热闹非常。到民国时,刘姓的芳裘公祠被国民党政府占用设乡公所,后来当地农民暴动“火烧渡头乡公所”,把祠堂烧了,祠堂里的二抬高社和锣鼓等也被烧毁了。解放后,只剩下刘姓正厅的两台高社和两套锣鼓。闹高社的活动也根据人民政府各个时期政策的宽松好坏而时断时续。

 【内容特点】闹高社是和“样神”同时进行的,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上午,先把当地福祖庙里的福祖菩萨请出来,坐进一个专门的小轿子里。待吃过中饭后,从刘姓正厅开始,前面一组锣鼓乐队开道,二人抬着福祖菩萨跟上,后面是一组唢呐队,再是两台高社,后面又是一组锣鼓乐队。每台高社由四个青年人抬,高社台面上坐二个小孩,中间竖起的一根铁圈椅上再坐一个小孩,另外有一人走在高社侧边,手拿一根大木叉保护坐在高社铁圈椅上的小孩。小孩都在六、七岁之问,.而且都是男孩,他们装抢成“刘备招亲”、“桃园结义’’等历史人物故事,以显示刘姓祖先的荣光。

 高社和菩萨同时进行祭祀活动,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而且两支队伍30多人上路,凡该地刘姓的屋场、厅堂、住户都要“闹”到。这中间每家每户还要请吃点心,所以从正月十四下午开始,晚上还要闹到天亮,直至翌日十五中午闹高社才能结束,整整需闹一天一晚时间。

 【传承谱系】渡头村上店、青江坪刘姓自清康熙年问迁入,已有200多年历史了。至于闹高社何时传入无从查考,这期间一代一代的闹高社传人也难以考究清楚,但闹高社的习俗确是实实在在地传下来了。解放后,由于受到各个时期政治运动的干扰,闹高社难以正常进行。直到改革开放后,闹高社才逐渐恢复。现在,这里比较热心的闹高社传人有:刘子山、刘石生、刘海发、刘立标、刘立新、刘立明等。他们表示,只要上店、青江坪的刘姓子孙绵延不息,闹高社就能世代流传下去。

 【文化价值】一台高社由一个木架,一个铁圈椅,一个木护又组成。木架长1.6米,宽6 O公分,高6 O公分;木架上部两边分别固定一根长3.6米的木抬杠,抬杠中间铺满木板,木板正中打一个孔,孔中安装一个打好了竖孔的大木桩,用来安插铁圈椅;铁圈椅高1.3米,顶端焊接一个开口铁圈,铁圈下30公分处焊接一个铁架安装坐包,坐包下30公分处焊接一根18公分的铁棍子作踏脚,踏脚下50公分处打一个小孔,用以固定铁圈椅。高社的制作工艺虽不复杂,也不精细,但却份量不轻。因为制作高社的木头都在直径1 5公分上下,制成后光木架就有一、二百斤,加上一个铁圈椅和3个六、七岁的小孩,其重量不下三、四百斤,可以说闹高社费劲又费时。但它能几百年坎坎坷坷传承下来,这就证明老百姓喜欢闹高社、崇拜高社,他们要借用这种方式来祈求四季平安,祈盼五谷丰登,祈福家家户户。这就是闹高社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现状与保护】目前,闹高社已经停止了好多年,原因是刘姓正厅在上世纪末倒塌了,剩下的二台高社也被损坏,所以高社闹不起来。若要使之恢复活动,只有待其把厅堂修复后。因为闹高社时一定要从刘姓的正厅出发,这是刘姓祖先立F的规矩,别无其它地方可代替。为了使闹高社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保护和传承,冈面乡文化站,正在做着几项行之有效的工作。

 一、把闹高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上级文化部门申报。

 二、拿出部份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支助把闹高社的所有道具修复添制好。

 三、动员、组织一批刘姓青年为闹高社的传承人,选好领队,造好花名册,使之成为一支有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

 四、督促帮助渡头上店、青江坪刘姓早日动工把厅堂修复好,以使闹高社尽快恢复活动。


3 0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9160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