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 01
    2022-09-23

    泥湖锣鼓

    描述: 泥湖锣鼓系属古典锣鼓,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悠久,主要传承于以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陈埠村泥湖为中心的周边数个村庄。泥湖锣鼓由五至七人表演,打击六项乐器,即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鼓、梆子,表演队形主要为三角形。泥湖锣鼓最初是单一的行路锣鼓、划船锣鼓,后演变成《转和暴》、《转鼓》、《转鼓联打》三个部分,又称“三转锣鼓”。另外,还有配唢呐组合等,这些锣鼓名称不同,打法、节奏各异,风格各别。数百年来,泥湖锣鼓世代相传,以其优美动听的声乐闻名四方。它的声乐感情丰富而奔放震撼人心,气势宏伟宽广催人奋进。听后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在演奏中,人们那种欢乐的心情和万分欣喜的激情都能借助锣鼓声乐表现的淋漓尽致。它的演奏技法与众不同,有击打长音、短音、失音等技巧,各项乐器都有起、合、转、换、引、领的作用。有的轻如山涧流水,有的重如翻江倒海,节奏时缓时急,令人心潮起伏,叹为观止。 泥湖人擅长编制竹篮、斗笠,劳作之余,村民都喜欢抢着去打村里唯一的一套鼓,过足瘾后伴着欢快的鼓声继续编制竹篮、斗笠,

  • 02
    2022-09-22

    瑞金民歌

    描述: “或歌窈窕之章,或得池塘之句,或为幽兰白雪之曲,或咏秋风黄竹之辞,莫不同祖风骚,妙偕言律”。这是对流传近千年的瑞金民歌最经典的概括。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瑞金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瑞金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客家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瑞金的先民们砍樵烧畲唱山歌,种茶、采茶唱茶歌,闲时唱小调,喜庆节日唱灯歌、唱祝赞歌等形式的民歌数不胜数。据【瑞金明·嘉靖县志】记载:古时,瑞金城西北隅的铜钵山常有樵夫高唱山歌,故有“铜钵樵歌”之称。瑞金传统民歌,其词曲韵味独特、鲜明,她融合了瑞金茶文化、灯文化、农耕文化、客家习俗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是赣南东部经社会形态的展现。瑞金民歌的演唱方式:一是野外唱山歌、对茶歌,多为独唱、对唱,边歌边舞。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三是原声态三嗓唱法:假嗓唱高吭山歌;本嗓唱灯歌、小调;细嗓用于室内独唱。音乐调式,猎及“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但以宫调式和徵调式、羽调式为主。调式交替常见的是商调式和羽调式。词汇表现为单句式、二句式、三句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9532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