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22-09-22
九堡木偶戏
描述: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源于汉,兴于唐,宋元明清以来,由城入乡,从此开枝散叶,因地而异,造型更加多样,技艺愈加精巧,衍生多种风格,涌现多种流派。瑞金九堡木偶戏,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赓续着中州古韵,活跃于民俗节庆,是祖国艺苑之中的一枝秀葩。据方志记载,九堡木偶戏已有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闽西上杭木偶戏自清朝中叶进入瑞金九堡,与客家人传承的中原戏曲文化、九堡地方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今天的九堡木偶戏。瑞金九堡木偶戏,属于提线木偶的一种,古称“悬丝傀儡”,当地俗称“吊脑子戏”。木偶造型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造型制作讲究三雕七画,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戏的舞美设置,必须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九堡木偶戏,多是露天舞台,背景设有遮挡帷幕、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观众可从三面欣赏。九堡木偶戏的整本曲目《十保官》《秦香莲》等传自中原为多,与豫剧更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