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 01
    2025-07-08

    烘炉豆干制作技艺

    描述: 瑞金历史上豆肤加工制品众多,其中“烘炉豆腐干”是二十世纪初以来本地最受欢迎的豆腐食品之一,它以大豆为原料,经选豆、浸泡、研磨、出浆、凝固、压榨、烘烤等多道工序生产加工而成的手工技艺。由于其营养丰富,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老幼皆宜,且价廉物美,已成为城乡居民的家常美肴。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 79年至122年)门下术士首创豆腐,到南唐时传至今瑞金,豆腐干在瑞金已有1000多年的制作历史。瑞金习俗,走亲访友,经常会带“烘炉豆腐干”馈赠亲友。远居国外的侨胞,回乡探亲返回时也多带豆腐干。瑞金“烘炉豆腐干”的制作方法如下:1、原料处理:取黄豆若干,洗净后放进水桶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适当比例加水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再打开袋口加水,拌匀,继续榨一次浆。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迂豆浆内。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豆浆倒入

  • 02
    2025-07-08

    仙米冻制作技艺

    描述: 仙米冻,是瑞金民间自制、自销或自食的一种凉粉类食品,已有着千年的加工制作历史。因其材料主要用仙米草,成品形状又呈透明的冻糕状,故名“仙米冻”。其价廉物美,原料易得,制作简便,多在夏秋时节制作,有消夏、解署、止渴之作用,是夏天人们消暑的良品。瑞金仙米冻产地分布广泛,全市各乡镇均有出产,多由个体户自产后挑担游乡串户或在村头路口n L{卖,很受人们欢迎。炎夏时节,配上少许红糖水食上一碗,使人顿感心旷神怡,味醇而甜美,爽口无比,独具风味,因此它是瑞金人耳熟能详、老幼皆宜的著名小吃。瑞金仙米冻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叫做“白仙米冻”,一种叫做“乌仙米冻”(颜色褪黑),口感相同,味道各异,各有特色。“白仙米冻”的原料,用一种瑞金人叫“吊茄子”的藤蔓科植物的果实,摘果剖开后取里面的种子揉散晒干备用(吊茄籽表面褐黄色,象芝麻大小)。但此“吊茄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平底的“吊茄子”,这种“吊茄子”果实不能制作“仙米冻”。另一种是尖底的“吊茄子”,只有这种尖底的吊茄子才能制作“白仙米冻”。制作时将晒干的吊茄籽用纱布

  • 03
    2025-07-08

    艾子米锞制作技艺

    描述:   艾子米锞,是瑞金市有名的民间传统小吃,因採摘田野间一种俗名口L1“艾子叶”的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及其花朵回上米浆作原料制作,故名艾子米锞。由于锞品为绿色,又被人们称为“绿色食品”。全市各乡镇均有出产,主要以“艾子”生长旺盛的春季和初夏时节制作为主,平时以九堡镇多有产销,各圩场逢圩时个体户在圩市上边制作边销售,每碗3至5元;市区象湖镇也常有产销,价格约每斤5元。据民间传说,这种艾子米果食之有补肾之功用,其历史也有千年之久。  艾子米锞的制作比较简单,首先是到田野中揉集“艾子”,连叶带枝带花(小黄花,枝叶上长有白色绒毛)摘下,洗净后用开水煮片刻,捞起后用擂钵捣烂,亦可甩手揉碎,然舌掺进米浆(最好加些糯米)之中,搅匀,再倒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熬煮,不停地翻动搅匀,当成为粘糕状时即可出锅。出锅后稍凉时,即用手人工将其做成一个个大约姆指粗细长约15公分的圆条形状,或小饼形状,再回锅蒸透。食时,或沾糖或配油盐辣椒汁食之,其芳香扑鼻,口感极好,深受城乡民众喜欢。&n

  • 04
    2025-07-08

    瑞金水酒酿制技艺

    描述:    瑞金水酒已有着近二千年的酿造历史,产地分布广泛,全市各乡镇均有出产,或自饮,或开酒店出售,或游乡串户口L{卖,很受人们欢迎。这种水酒在省内外久负盛名。它虽不敢与“茅台”争名位,但也确是一方佳酿,其风味独具,味醇而甜美。   瑞金水酒属于酿造黄酒的一种,在赣南酿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共酿造技术堪称当地一绝,是瑞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瑞金水酒是赣南酿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尤其是其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赣南民间酿酒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一般酒精含量为18%一22%左右,属于低度酿造酒,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瑞金人自古热情好客,凡客人到彩,即以水酒相待,.一碗又一碗,一巡更一巡,男斟女劝,非让你喝个酩酊大醉不可。   瑞金人酿造水酒必用本砘优质糙糯米或白糯米为原料,还得用本地按祖传秘方配制的酒饼(即酒曲药),并用本地洁净的矿泉水、山河水浸泡。全年各个时节均可酿造水酒,但每年春节一两个月前是本市民间酿造过年水酒

  • 05
    2025-07-08

    年糕(黄元米果)制作技艺

    描述:      黄元米果是瑞金乡间的传统食品,常用于待客及馈赠亲友。具有易加工、耐贮藏、口味好、老少皆宜等特点。    制作黄元米果的原料为大米类中的米果糯,俗称大禾子米。辅料为植物灰碱。其制法如下:    一、备料:将大禾子谷加工成白米。斫取山间吊茄子树等的枝桠(俗称斫板权),并烧成灰。待灰凉透,加以开水,置于兜巾布中沥取灰汁。    二、蒸料。将大禾子米浸水中一日一夜,去米汁水后置木甑中蒸熟,再倒入笸箩摊开,趁热拌以灰汁,拌匀后自然冷却。此时,大禾子饭呈金黄色。将大禾子饭复蒸,上气后,再加一二遍灰汁至蒸透。    三、捣打。将蒸透的大禾子饭倒入石臼,趁热以硬杂木棍捣烂至不见饭粒。这道工序谓之“打米果”。视石臼大小,参与打米果的人可多可少’。此时,大禾子饭成了极具弹性与拉力的塑胶状米果料。&nb

  • 06
    2025-07-08

    荷花灯制作技艺

    描述:  【地理环境】客家灯彩在九堡流传的有龙灯、马灯、茶灯、泥窖灯、荷花灯等,而荷花灯则是九堡镇具有特色韵味的客家灯彩。    ’ 九堡镇地处瑞金城西北边,是全市人口居多的大镇,东界黄柏乡、沙洲坝镇,西连冈面乡,南毗云石山乡,北邻大柏地乡,距市区15公里,市乡公路贯穿全境,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村组通讯畅通,交通便利,该镇境内有三介(九堡、清溪、官仓)集市十天九圩,商贸繁荣,物阜民丰,每逢圩市,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该镇可以说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东西两面环山,从北面到南端一条河域,构成乡村水系,村村有水库,一年四季水草丰饶,润泽田畴,形成稻粒乡,人们安居乐业。境内尚有(密溪、清溪、坝溪)三溪的名胜古迹和传说中的九堡(九个宝),以及等待开发的铜钵山旅游景点。 【历史渊源】九堡的荷花灯,是依照其先辈的传说而创作的。传说中有二种说法:其一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来,用来比作为官清正、意志坚定的人。相传在明朝末年,九堡堑下村有两位同时出去在朝

  • 07
    2025-07-08

    鲤鱼灯制作技艺

    描述:  鲤鱼灯流行于瑞林、象湖、武阳、谢坊绵江河流域两岸乡、村。每到新春佳节、五月端午节都有鲤鱼灯的活动。它们的产生,渊源于老百姓的劳动创造,它的动作由生产过程中演变而成,用以酬谢与农事相关的神灵而举行的“祭事”活动,也是为了娱神和祈求丰收而设计的鲤鱼灯。 据老艺人相传,很早以前,位于绵江和瑞林河岸边,每年春夏雨季洪水暴发时,有个鲤鱼精喜欢在河里兴风作浪,想跳过龙门而成龙,给沿河两岸百姓和庄稼带来无穷的水患。人们无法忍受其害,却每年通过能工巧匠仿效龙灯的方法,用竹篾扎成8只鲤鱼形灯,让它跟在龙头后面,去促成和追逐龙头鲤鱼成神,每年都作为一个形式进行敬拜,这样才得以太平无灾。鲤鱼灯由此而来,鲤鱼灯流传至今为首的都是龙头造型灯。据说,鲤鱼灯还有另一说法,不仅鲤鱼想跳龙门,虾公都跟着鲤鱼想进入大海,由此,老艺人为了增加鲤鱼灯这个舞蹈闹灯更富有情趣,便将虾公加在鲤鱼灯的最后,所以当地老表说,鲤鱼灯耍得好不好,全在龙头、虾公两个佬(即舞龙头、虾公灯两人)。 鲤鱼灯主要表演形

  • 08
    2025-07-08

    板凳灯制作技艺

    描述:  【地理环境】板凳龙是谢坊镇谢坊村的一项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谢坊镇位于瑞金市南偏西,东界武阳镇、拔英乡;西南邻会昌县境;北连会昌县西江镇及本市云石山乡。区域面积1 31平方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属山区和丘陵交错地带,山地占40%,丘陵占6 0%,云龙山最高,海拔6 38.7米。绵江河自东北曲折向西南纵贯境内10个行政村,注入会昌县境。206国道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中心的九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 追根溯源,谢坊村郭氏是唐王朝重臣郭子仪的后裔。郭子仪五代传人郭瞿由于中原战乱,居无定所只好随众迁至江西赣县良富一带,落地生根成了客家人。约于明代天顺年间,第二十五代传人郭日和从良富坐船逆水而上,发现谢坊大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山青水美,就在此扎根定居,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历史渊源】最初板凳龙是以木头做的普通四脚板凳当做道具(代替龙身),模仿舞龙灯的动作姿态,可用一条板凳操舞,也可八九条板凳相互配合舞成一条长龙。无论一条板凳还是多条板凳,都能舞得像真龙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9532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