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 01
    2025-07-08

    龙灯制作技艺

    描述:  耍龙灯也叫““舞龙”,是沙洲坝村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沙洲坝村都流传着舞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地理环境】沙洲坝村位于江西瑞金市西郊,距市区2公里处,全村面积约0.9平方公里,7个村小组,总人口1678人,沙洲坝村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过和战斗过的地方。“红色中华”峥嵘岁月留下的革命旧址21处遍布该村,“中央临时政府”  “红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一片既有传统文化色彩更具红色文化底蕴的热土。一直以来,该村红色旅游产业的繁荣,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民间“舞龙灯”艺术一直被沙洲坝人传承,经后人结合当地习俗加以创作,形成了自然淳朴、活泼有趣的文化氛围和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 【历史渊源】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祈年”之意。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

  • 02
    2025-07-08

    打花鼓

    描述: 冈面乡地处瑞金市西北边,座落在号称绵江第一峰的铜钵山下。东界宁都县对坊乡、西连于都县沙心乡、高龙乡、南毗本市九堡镇、北邻瑞林镇。而位于冈面乡东北隅的上田蔡屋却是一个美丽富饶风光别样的小山村:村中人烟稠密,房舍鳞次栉比,客家风味的明清建筑,古街古巷,古色古香;四周山上林木葱笼,四时生机盎然;环村沃野土肥水美,田畴纵横,四季稻粱丰稔;村民忠厚诚实,邻居互敬互爱,家家礼尚往来;并且这里民风淳朴,崇尚艺文,人人喜弹琴唱曲,个个好歌舞戏艺,是个以弹琴唱曲闻名遐迩的文化村,同时也是当地居住较为久远的客家古村落。在其周围方圆百十里内,则分布着瑞金,宁都两县(市),冈面、瑞林、对坊三乡的上田、罗陂、下龙、店背、渡头、陈坑、元田、里坊、龙窝、寺背、上千、里迳、杨陂、半迳等几十个村寨。这些村寨山水相依,鸡犬相闻,风俗相近,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相同,语言相通;村村相互联姻,寨寨沾亲带故;世代繁衍生息、和谐共处,形成了一个以上田蔡屋为中心的文化圈。可谓同顶一片蓝天,共享一方水土。 【历史渊源】上田蔡屋

  • 03
    2025-07-08

    罗台山的传说

    描述: 罗台山(17 34—1779)  谱名有高,别号尊闻居士,瑞金市九堡镇密溪村人。清乾隆乙酉科举人,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未入仕途,精研儒学、佛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识了许多名流;又拜知名学者宋道原、雷鋐为师,因此学识渊博精到。理学而外,他还精通训诂、音韵,善作诗文,且于技击、兵器无所不通。其著作由同年友彭绍升辑为《尊闻居士集》8卷刊行。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曾将此书列为第一批整理书目。旧时,瑞金曾设台山小学及台山路,纪念这位乡贤。不事权贵薄功名 一年,罗台山进京应会试,因其博学多才,到他住处登门拜访、切磋学问的人络绎不绝,请他题诗赠字的也很多。此时,适逢朝廷权贵和坤之母七十大寿。和坤久闻台山名气,便差人请台山为其母作一寿文。台山对和坤的人品官声也早有所闻,不屑于结交他。以致数日后和坤派人前来催讨,台山竟只字未写。来人回报和坤,和坤以为润笔之礼未到,便包了十两纹银,派人送去台山住处。台山见了这等情景,不觉怒火中烧,厉声喝道:“你家老爷把我当成什么人?难道绵江客来到京城,就

  • 04
    2025-07-08

    陈炽的传说

    描述: 陈炽(1855—1900)  原名家瑶,谱名喜炽,字克昌。生于瑞金市瑞林镇禾塘村横背。光绪举人,历任军机处章京、户部郎中等职。与康有为、梁启超同为戊戌变法名流,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思想家、维新志士。鸦片战争后,国势日衰。陈炽为寻求自强救国之路,周咨博呆,遍历沿海大埠,又参考西书作中西对比研究。从而成为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的“通才”。著有《庸书》、《续富国策》。参与组织京师强学会,被举为提调。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为兴国不成而郁闷以终。“摇铃子”与“瑶林馆主”陈炽降生的地方是个山区。一家住在半山腰的老屋场,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如靠椅。陈炽父亲陈惟楫,也是个读书人,后来中过举。其母郭氏,娘家也是书香门第。陈炽父母成婚数年,尚无子嗣。一日,两人结伴去一座山寺进香,祈求早日得子。数日后,时值盛夏,夜半皓月当空,郭氏了无睡意,便独坐月下做针线。偶一抬头,但见一道白光自皓月而下,直奔郭氏而来。郭氏忙扯起拦身裙接住,托着回房。当月,郭氏便有了身孕。转年四月初七夜半,产下一男儿。其时正好有叫夜

  • 05
    2025-07-08

    罗汉岩的传说

    描述: “罗汉岩”与“陈石山”位于瑞金市东北20公里的壬田镇中潭村委会境内,有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闻名遐迩的罗汉岩。罗汉岩本是陈石山上一块巨大的岩石形成的山峰,峰内有个深广十余丈、可容千人的大岩洞。相传这里曾是一代高僧伏虎禅师讲道处。据说当年和尚在这里开基修筑精舍,时竟出现十八个石罗汉团团围成一圈的奇事,这可是个好兆头哇。于是,和尚们将它们取出洗净,供奉寺里。这样人们便将这座山岩叫做“罗汉岩”。陈石山的主要景点大多集中在罗汉岩周围,久而久之罗汉岩便成了陈石山的代名词。说起陈石山,它和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武帝陈霸先,还有一段不浅的缘份呢。南朝梁筒文帝时,陈霸先任通直散骑常侍、信威将军,坐镇南昌,都督六郡军事。大宝元年(公元556年),岭南节度史蔡路养和定州刺史萧勃起兵反叛,占据瑞金。陈霸先派部将万迁仕攻打他们,谁知却败去宁都。陈霸先闻知便亲自统兵直逼瑞金,几仗下来,也奈何不了叛军,只得退兵再作打算。在冷静分析兵败原因时,陈武帝认识到叛军多为南方人,善于翻山越岭,出奇制胜;而官军多为北方

  • 06
    2025-07-08

    鸡公灯习俗

    描述: 鸡公灯是瑞金市民间元宵喜庆、清明祭祀常用的灯彩,用竹片搭架,外糊薄纸,内点蜡烛,因形如公鸡而得名。每年正月十四、十五,集市上就挂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鸡公灯等着村民购买。至正月十五晚,各村各屋村民聚集在一起,家家户户带着孩子,人手一盏鸡公灯巡游。一路都是爆竹烟花,村民们在路边点起香烛祈福,路边架着打鼓,村中的小伙挥舞着鼓槌,敲出整天的鼓声,想敲鼓的小伙时而要过鼓槌,奋力敲打,好不热闹。至吉时,村民们点起自制的烟花筒,高举着一路奔跑接龙,需在手中烟花筒未燃尽时与下一棒村民会合,用手中烟花筒点燃下一根烟花筒,下一位村民继续高举烟花筒奔跑接龙,接龙需确保每一棒烟花筒续火,奔跑至本家祠堂。至本家祠堂后,祠堂大门前还需“打水花”,用各种自制烟花进行表演。至今在九堡、黄柏、叶坪等乡镇,还流传着鸡公灯会的习俗。苏区时期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而举行的“万人提灯会上,七八千群众齐聚红军广场,鸡公灯、兔子灯、龙灯、马灯等各种灯笼汇聚到广场上,整个广场人山人海,红光满天,庄严热烈,盛况空前。其中因鸡公灯简

  • 07
    2025-07-08

    瑞金蚌壳灯舞

    描述: 蚌壳灯舞在瑞金流传历史悠久。一般有双人舞、三人舞两种形式,其表演动作也大体相同。后逐渐在男女双人表演的基础上,增加了渔夫、村童和多个蚌壳姑娘,穿插在表演其间,互相嬉耍。尤为特别的是,乡村有重大民间活动。则将主题贯穿其中,所以较之一般的蚌壳舞,更显得丰富多彩,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蚌壳灯舞一般在元宵节灯会期间表演,热烈明快,风趣诙谐,是老百姓超越自然,祈求安宁,追求幸福的一个灯种。   早期的《蚌壳》灯舞蹈动作及道具较简单,蚌壳作为道具用于渔夫手、脚、头进行戏耍,渔夫一般都在台四角做撒网动作,为了增加人物个性和剧中情,渔夫的动作增添了“划水”、“鱼游”,蚌壳也有多位姑娘所扮演。村童在剧中天真无邪,逗乐的表演,增加了队形的变化,丰富了内容,观赏性与娱乐性及艺术性融为一体,加之民间锣鼓、金钹、唢呐等打击乐的配合助兴,配以瑞金小调、歌词的音乐,加上弦乐伴奏,《蚌壳》灯现场效果特别动听好看。 《蚌壳》灯舞的造型、服饰、道具的设计穿戴。蚌壳姑娘一般梳高发,头插花

  • 08
    2025-07-08

    客家民居风水文化

    描述: 瑞金地处赣南东部山区,交通闭塞,属“八闽百越蛮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较晚。汉、晋、唐、宋时期,大批中原人(即后来的客家人) 为了躲避战乱、饥荒大举南迁,瑞金成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客家人在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中,渴望安居乐业,安定的心理诉求以及美好生活的愿望,滋生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风水文化。瑞金客家民居风水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规律,是融天文、地理、建筑与造园林等文化于一体的学术,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三大支柱(位置、营造、园林)之一。客家民居风水文化包括客家民居的选址、规划、定向、布局等功能,讲究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天人地关系的调和以及促进天人统一的核心理念。客家民居风水观念重视看地脉、观“水口”,坐向讲究负阴抱阳,排水讲究九区萦回,门户讲究收纳交泰。客家人通常喜欢居住坐北向南的房子。北有延绵不断的靠山,可以挡住冬季北向的寒风,南有远近呼应的低小案山,以免南面山体过高挡住阳光,左右两侧有护山,四面山体所围成的穴要开阔,具有屈曲流水环抱,流水经咬牙关闭的水口流出,形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9007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