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首页>非遗项目>民间文学>  罗汉岩的传说

罗汉岩的传说

日期:2025.07.08来源:暂无 点击数:0

“罗汉岩”与“陈石山”

位于瑞金市东北20公里的壬田镇中潭村委会境内,有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闻名遐迩的罗汉岩。罗汉岩本是陈石山上一块巨大的岩石形成的山峰,峰内有个深广十余丈、可容千人的大岩洞。相传这里曾是一代高僧伏虎禅师讲道处。据说当年和尚在这里开基修筑精舍,时竟出现十八个石罗汉团团围成一圈的奇事,这可是个好兆头哇。于是,和尚们将它们取出洗净,供奉寺里。这样人们便将这座山岩叫做“罗汉岩”。陈石山的主要景点大多集中在罗汉岩周围,久而久之罗汉岩便成了陈石山的代名词。

说起陈石山,它和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武帝陈霸先,还有一段不浅的缘份呢。

南朝梁筒文帝时,陈霸先任通直散骑常侍、信威将军,坐镇南昌,都督六郡军事。大宝元年(公元556年),岭南节度史蔡路养和定州刺史萧勃起兵反叛,占据瑞金。陈霸先派部将万迁仕攻打他们,谁知却败去宁都。陈霸先闻知便亲自统兵直逼瑞金,几仗下来,也奈何不了叛军,只得退兵再作打算。在冷静分析兵败原因时,陈武帝认识到叛军多为南方人,善于翻山越岭,出奇制胜;而官军多为北方人,不擅长山地战。于是,他带兵驻守罗汉岩这个易守难攻、而又利于屯兵操练的地方,苦苦练兵。第二年,陈霸先以精锐矫健之师,很快打败叛兵,取得胜利。不久,候景又谋反,陈霸先再率官军击败了他们。残留至今的晒衫岩营舍、大小寨及点将台遗址等,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五年后,陈霸先羽翼丰满,遂废梁改元,以姓氏为国号,自己做起了皇帝,史称陈武帝。当了皇帝后,他还念念不忘罗汉岩那段艰苦而豪迈的岁月,经常向部下说起。地方官为迎合圣意,便将罗汉岩这地方称作陈石山了。罗汉岩山腰入口处一块高约百米的巨石,其中有条缝隙如剑劈一般,也因为据说是当年陈霸先用它试验宝剑的锋利,而被称作试剑石。

“草头王”许敬果

在试剑石左近,有一块独立的巨石,体圆而直上,形同蜡烛,顶部长着野草,远看像烛芯,故称蜡烛峰,又名钟石。该峰与另一侧鼓石相配,合称钟鼓石。相传这座蜡烛峰,就是当年的“草头王”许敬果向皇宫连发三箭的地方。

古时候在离罗汉岩十几里远的地方,有一个许姓村庄,村中住着一家不曾生养的夫妇,由于思子心切,加之生活贫困,日久,主人忧郁成疾,某日,主人便撒手西去,其妻含悲忍痛草草掩埋他后,心如死灰,终日啜泣。一天,一位风水先生路过坟地,观察良久,忍不住对那妇人说:“你丈夫这座坟龙气很旺,朝向也不错,日后必有贵人投胎于你家。”妇人以为地理先生有意取笑,便不置理。地理先生执着地说:“不信?下个月你就能在墓上看到三朵金花。要不我们打个赌?”妇人见他认真,这才接上说:“赌就赌,要是虾月真在先夫坟上看到三朵金花,我送你一千吊钱。如若不然,你赔我一千吊钱。”地理先堡说声“好”,就到别处去了。

一个月很快过去,正值清明时节。许家妇人来到亡夫坟前扫墓,果然看见三朵金花灿然开放在坟头上。惊喜之余,她想起跟地理先生打赌的事,由于害怕便扯下三朵金花,并在原地插上三棵野草,随后离去。不久,地理先生也专程来到此地验证前言,却见坟头新插野草随风摇摆。于是,深深叹了口气道:“千吊铜钱不足惜,可惜人王变成了草头王。”

自丈夫死后,许家妇人无依无靠,只得乞讨维持性命。一日路过罗汉岩,见岩内寺院神台上摆着一些供果,看看四下无人,便急忙拿了几个吃下。待回到家中,许冢妇人感到肚子不适,感觉肚中有什么东西在动,不由上床休息,一觉醒来,肚子竟成了十月怀胎之状,妇人又惊又喜,正当她想着想着,一个男孩便生了下来,想想前因后果,许家寡妇便给孩子取名“敬果”。

敬果见风长,见雨长,不几天就长得人高马大。这事迅速传遍四方,惊动了龙雾嶂的谢保仙师。这谢保仙师原是龙雾嶂寺院里的执厨僧,因心地善良得道成仙,能骑竹马腾云驾雾。他闻声赶去见了敬果后,对许家妇人说:“你儿子有贵人相,但须寄居洞天福地,才能成器。不然,反而有碍。”敬果娘听了,忙请谢仙师指点迷津。谢仙师便叫敬果跟他去,不多时来到一座山岩前。谢仙师对敬果说:“这里便是你的出身之处,叫罗汉岩。你且好自为之,切莫负了上苍之意。”敬果见此地有龙盘虎踞之象,有山川涵养之利,有飞禽走兽为伴,有四时鲜果可食,心中大喜。转身要谢过仙师,谢保仙师却不知何时走了。

自住在罗汉岩以后,许敬果一边招募训练乡勇,一边关注天下利弊。他听到当朝昏君无道,百姓困苦不堪,便决心惩处昏君,解民倒悬。一日,敬果练完功,正待回房歇息,却见罗汉岩峰顶金光四射。他飞步登上峰顶,眯眼一看,原来放光的是一副硬弓、三支利箭,件件镌刻“许敬果”三字。敬果满心欢喜地收起这套兵器,长啸一声:“天助我也!”当晚,许敬果思谋立即行动,完成心愿。但怕贪睡误了时机,特地叫来老娘,吩咐她:鸡叫三遍,准时叫醒自己。老娘问他有何事,他说有天大的事。说完倒头便睡,一会鼾声如雷。敬果娘闻听儿子要做天大的事,想来想去莫不是要谋反?想到这里,不免心惊肉跳,于是决定破坏儿子的计划。雄鸡刚叫头遍,敬果娘就叫醒儿子。敬果翻身起床,披挂停当,急急朝蜡烛峰奔去。

蜡烛峰陡峭入云,登峰顶可纵览天下。许敬果选定此地实施计划已有多日,此时他抖擞精神,凝神静气,拈弓搭箭,对准皇宫正殿,连发三箭,射完箭,敬果长舒一口气,回罗汉岩住处去了。却说许敬果射箭时辰过早,皇帝尚未上朝,许敬果的计划不免落空。皇帝上得朝来,但见龙椅上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三支利箭,箭镞全都穿透椅背。皇帝惊得魂飞魄散,好一阵才回过神来。遂命卫士拔下利箭,却见支支箭杆上都刻着“许敬果”的名字。于是,皇帝颁下圣旨,缉拿许敬果归案。

数日过去,许敬果不闻朝中有变,情知大事不妙,只是加紧巡山护院。不久朝中禁卫军头领统率各路人马,浩浩荡荡杀奔罗汉岩而来。许敬果依凭天险地利,运用灵活自如的山地战术,使官军屡战屡败,吃尽苦头。皇帝整日愁眉不展,只得悬榜缉凶,此时,有一名自称许敬果表兄的陈文祥揭下皇榜,自告奋勇取许敬果首级,为皇上解忧。他带着皇帝钦赐宝剑,只身来到罗汉岩。许敬果见久违的表兄造访,十分欢喜,连忙置酒款待。盘桓数日后,陈文祥就要告辞,许敬果执意挽留。陈文祥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便说:“表弟既然如此盛情,不妨领我游览一番。”许敬果不知是计,慨然应允。

两人一前一后,循山脚、山腰盘旋而上,细细观赏山光水色。许敬果极尽地主之谊,详细解说沿途景致;陈文祥却心不在焉,嘴上只是“好,好”应着。走到一处下坡处,陈文祥猛地抽出宝剑,朝前面的许敬果后心刺去。许敬果当即轰然仆倒。陈文祥又用剑砍下他的脑袋,用衣服包了,抄条小路逃去。可怜敬果没有败在千军万马之下,却死于奸人之手。

陈文祥策马赶回到京城,提着许敬果头颅来见皇帝。不料打开包裹一看,一颗大如芭斗的头颅,惊得险些跌落龙椅。回过神来,料想起如此奇伟之人,倘能为朝廷所用,岂非幸事。于是,悔恨交加,皇帝迁怒于陈文祥,以“折损国之栋梁材”的罪名,将陈文祥杀了。皇帝这样做法,实有防备奸诈小人图谋不轨的深意。

后来,许敬果的头颅终因双目圆睁隆骇人,由皇帝恩准,归葬罗汉岩之千文崖下。千文崖火红一片如赤城,因许敬果之故又名藏筋崖。

许敬果是否实有其人,已不可考。但清同治《瑞金县志》记有许胜可据罗汉岩反清事,或许两者竟是同一人,也未可知。


3 0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16378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