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闻 视频 文献 图片
首页>非遗项目>民间文学>  罗台山的传说

罗台山的传说

日期:2025.07.08来源:暂无 点击数:0

罗台山(17 34—1779)  谱名有高,别号尊闻居士,瑞金市九堡镇密溪村人。清乾隆乙酉科举人,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未入仕途,精研儒学、佛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识了许多名流;又拜知名学者宋道原、雷鋐为师,因此学识渊博精到。理学而外,他还精通训诂、音韵,善作诗文,且于技击、兵器无所不通。其著作由同年友彭绍升辑为《尊闻居士集》8卷刊行。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曾将此书列为第一批整理书目。旧时,瑞金曾设台山小学及台山路,纪念这位乡贤。

不事权贵薄功名

 一年,罗台山进京应会试,因其博学多才,到他住处登门拜访、切磋学问的人络绎不绝,请他题诗赠字的也很多。此时,适逢朝廷权贵和坤之母七十大寿。和坤久闻台山名气,便差人请台山为其母作一寿文。台山对和坤的人品官声也早有所闻,不屑于结交他。以致数日后和坤派人前来催讨,台山竟只字未写。来人回报和坤,和坤以为润笔之礼未到,便包了十两纹银,派人送去台山住处。台山见了这等情景,不觉怒火中烧,厉声喝道:“你家老爷把我当成什么人?难道绵江客来到京城,就是卖字糊口的么?”说完,拂袖而去。

 会试结束,依文章而论,当推台山第一。但担当主考的和坤因寿文之事,凭手中权势,硬将台山贬为第五名进士。台山知悉事情原委后,于气愤之余忽有所悟,轻蔑地笑道:“我今连第五名进士也不要了,尔奈我何?”于是,不受而归。

 从此,台山无意功名,唯遍访名山大川,游历四方,著书立说,直到终身。

长江遇险降恶人

台山风流倜傥,又有一身功夫,人称武侠。平素雅好古玩奇石,遂多方搜罗蓄积。

 某年,台山因慕长江三峡之雄奇险峻,便束装独游。返家时,将沿途收集的各色奇石装入袋中,上面铺以缣帛,再放入船舱。这一袋袋石头犹如百万珍宝,把条一船压得摇摇晃晃。台山却不管这些,终日坐在船中,摩挲把玩手上石头。

 船家的两个后生子以为台山那些袋子里装的必是钱财,便心生歹念。夜深之时,他俩遂和一个雇来的船工窃窃私语,被船老大撞了个正着。船老大诘问他们商议何事,俩个儿子支支吾吾不肯明说。逼问急了,他儿子才将谋财之事相告。船老大吃惊不小,连说不可造次。无奈两儿子表面听话,却财迷心窍。其时台山虽已熟睡,却心有所觉,只是佯装不知,依然睡着。

 过了几日,彼此相安无事。一日薄暮时分,船泊荒江苇丛间。船家后生来请台山喝酒,说是今日敬神祈福,趁便招待客人。台山欣然应允,船家后生大喜,立时摆下酒莱。台山知那酒中有毒,置于一旁,不肯饮下。船家后生见状,知道台山心存戒备,但欺他独身一人,今晚想躲也躲不过,也就不大劝他。台山拿出自备的一坛绍兴老酒,大杯大杯地喝得不亦乐乎。一会儿便口称:“我醉了”,摇摇摆摆地走到床边,灭了烛火,倒头便睡。

 过了个把时辰,船老大的两个儿子和那个船工各执火把和钢刀,三脚两步跨进客舱,要结束台山性命。一人举刀对着枕头猛力砍下,却碰着软绵绵的东西。细细一看,原来是卷起的被子伪装成人。三人大惊,急忙搜寻。忽听台山在另一个舱叫道:“我在这儿呢,来呀!”一个歹徒闻声冲去,却被飞来的块石头击中手腕,腕伤刀落。其余两个歹徒也被台山一一制服。台山把他们迭压成一堆,然后拾起舱板上的钢刀架在他们头上。三人既痛又骇,鬼哭狼嚎起来。台山大笑说:“我能知前卜后,你们怎可算计我?我没有金银,也没有点金术,你们能从我身上得到什么?我不预先揭穿你们,是等待你们醒悟悔过。如今你们还有何话可说?且看刀来!”说罢,就要手起刀落。

 早已闻声赶来、瑟瑟发抖的船老大,急忙叩头求饶。台山扶起船老大,宽慰他

说:“你没有罪过,不必害怕。”船老大哭着说:“这几个恶人固然罪不当赦,但从此我也无依无靠了。”台山这才丢下钢刀,对三人说:“且看老人份上,饶你们一死。今后当洗心革面,善待客人,否则,难免成刀下之鬼。”三人连连谢罪,发誓悔改。事后,三人侍奉台山如神明,恭恭谨谨,不敢稍有怠慢,一直把他平安送到瑞金。

知县屈尊见台山

 罗台山晚年结交家在长州(今苏州市)的同年挚友彭绍升,受其影响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他长斋读佛乘,并以方外之身在瑞金县城东郊名刹东山寺修行。

 东山寺又名净众寺,祀定光佛,唐天祜中所建,距今已逾千年。明代名臣王阳明巡视南赣来到瑞金,曾亲临寺中祈雨解旱。清代临川才子、内阁学士李绂曾手书“丽藻逢体”刻匾,赠与寺僧怀陆上人。

 某年,新任瑞金知县某到职,合邑士绅争相前往道贺。知县一一见过,略略叙礼。他心中只念着一人,那便是精通易数的罗台山。好些日子过去,知县左等右等不见台山来贺,心中不免忿忿,终于忍不住签下一张传票传见他。岂料台山置之不理,知县怪他敬酒不吃吃罚酒,便着公差持拘票去拘拿台山。公差到达东山寺,但见台山瞑曰盘坐于堂中,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公差近前,正待喝问,却见台山微启双眼,目光即如电光摄人。公差吓得倒退而去。回到县衙,公差如此这般学说一番,知县这才真的服了台山,遂决定放下身价,登门见台山。

 一日,天气晴朗,知县带了跟班乘轿来到东山寺。轿子落地,跟班持知县名刺投进寺内,岂料台山还是不肯出来迎见。此时,知县只得横下一条心,屏退左右,只身登堂求见。台山感念知县一片诚意,于是与他作竟日谈。两个越谈越投缘,大有相见恨晚的样子。台山以素餐款待知县,只上了一盘茄子,外加一碟胡豆。知县连连称谢,说道:“片茄足矣,何须再加胡豆。”从此,两人成了知交。


3 0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7瑞金非遗    备案号:赣ICP备05006704号    访问量: 16378人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