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灯制作技艺
【地理环境】客家灯彩在九堡流传的有龙灯、马灯、茶灯、泥窖灯、荷花灯等,而荷花灯则是九堡镇具有特色韵味的客家灯彩。 ’
九堡镇地处瑞金城西北边,是全市人口居多的大镇,东界黄柏乡、沙洲坝镇,西连冈面乡,南毗云石山乡,北邻大柏地乡,距市区15公里,市乡公路贯穿全境,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村组通讯畅通,交通便利,该镇境内有三介(九堡、清溪、官仓)集市十天九圩,商贸繁荣,物阜民丰,每逢圩市,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该镇可以说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东西两面环山,从北面到南端一条河域,构成乡村水系,村村有水库,一年四季水草丰饶,润泽田畴,形成稻粒乡,人们安居乐业。境内尚有(密溪、清溪、坝溪)三溪的名胜古迹和传说中的九堡(九个宝),以及等待开发的铜钵山旅游景点。
【历史渊源】九堡的荷花灯,是依照其先辈的传说而创作的。传说中有二种说法:其一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来,用来比作为官清正、意志坚定的人。相传在明朝末年,九堡堑下村有两位同时出去在朝为官:一位姓徐的都督生性贪财,慢慢地财宝无数,其贪行为被朝庭发现,遭至满门抄斩;另一位名叫钟伯顺的都督,人称伯顺公,为官清正,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从都督升为八省巡抚。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伯顺公的清廉,更弘扬其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而创作编排了“荷花灯”这台戏。其二说:荷花灯是九堡具有神奇色彩的客家灯彩,相传也在明朝年间,每年的四月份是民间开始早稻插秧的农忙季节,这时的九堡石罗岭岽脚下河坑口的荷花开始盛开,一直开到铜钵山脚下的莲花池,十里莲乡,让蛰居此地的山民,忙完早稻,忙中稻,忙中乐,忙中收获希望,农民相顾年景都说,多半来自四月的雨水长,旧时四月荷花透水开,既有收割又有载,四月的雨水滋润着田野,灌溉着庄稼,四月的荷花在雨水中含苞奔放,孕育了一片丰收的景象。此后,人们以荷花为神灵,佑来五谷丰登,而创作编排了“荷花灯”。两种传说中兼而有之。
【内容特点】荷花灯不象船灯、花轿灯之类灯彩那样笨重,也不象龙灯、茶灯、鲤鱼灯等客家灯彩随处可见,它是九堡仅有、具有神奇色彩之说,自明、清以来,几百年经久不衰。
荷花灯是客家灯彩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客家风采,娱乐性很强,它既可做灯彩戏,也可作为歌舞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荷花灯彩焕发出崭新的姿态,从以前的8盏灯发展到90年代的16盏,现已有32盏灯彩展现在人们面前,演到之处,场面极为壮观,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荷花灯表演起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分能合,可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可以单盏表演,也可以数盏、数十盏为单位表演,既适合家庭小院演出,也可以在操场、广场等大场面演出。
荷花灯的制作工艺较简单,主要工具为锯子、钳子、剪子等。材料以竹篾片、铁丝、小灯泡、电池、挑红绸缎、黄绸布、黄色丝穗等各种布料。主要包括荷花灯骨架,一把扇子一盏灯:扇子为绿色绸扇,灯为红色,灯的外壳需花瓣14个(块布),上层为6个,下层为8个,上层中间为花芯,俗称花苞,上下层中间安装灯套、电池盒,花瓣呈驼圆形,上层花瓣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下层花瓣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上下两托连成有高度的圆形,用针缝好,铁丝扎好。安上灯泡,打开电源,就是一盏亮丽多彩的荷花灯。
荷花灯在表演过程中,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笛子、三弦、五样锣鼓,用“小桃红、南北词”以及“春光花月夜”二胡独奏曲配乐,步伐使用小碎步分二队出列之后变成一个队,用各种画面进行造型,队形可用圆形、方薄块,当进入高潮时,动作十分敏捷,形成两个圆形,一个内圆、一个外圆、内外穿插,竟相演出,荷花灯在表演过程中,力求动静搭配,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幕前幕后都有荷花的造型,力求做到首尾照应,演绎结束一刻,呈现一幅“五谷丰登,四季发财”的对联。
【传承谱系】九堡的灯彩流传甚久,明、清时期九堡的荷花来自堑下、坝溪两个屋场,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但也有几个灯彩队及锣鼓乐,每逢节日喜庆日,可说是热闹非凡。
民国年间,九堡坝溪有几位酷爱艺术的拔尖艺人,钟同波、钟久材、钟天宝、钟满秀在表演荷花灯时,其艺可说是非常绝妙,步子轻盈,动作灵巧,姿势优美,会演又会导。新中国成立后,几位老艺人带出了象钟华庆、钟天禄等一批表演能手,尤其是钟华庆,除了会演会导外,还会制作荷花灯,虽说年龄已近70的他,还很热衷于乡土文化事业,他执着的精神,真是令晚辈们深受感动。跨世纪以后,他培养出象钟天有、宋凤英、刘美华等一批荷花灯演艺好手。为九堡荷花灯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文化价值】灯彩是喜庆的象征,在我国广为流传,客家先民们结合生产、生活进行加工成为客家人人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客家人依旧把灯彩当作喜庆的吉祥物,照样把灯彩表演艺术视为文化食粮。像九堡坝溪的荷花灯,自明清以来几百年长久不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新景象,荷花灯在传统的制作工艺、表演艺术上不断创新,表演场面尤为壮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庆,从乡村演到城里,是瑞金市客家灯彩中最具有寓意的一种灯彩。
【现状与保护】旧时传承极盛,解放以后,灯彩曾一度受到破坏,视为迷信列入“破四旧”、“立新风”行列被破除。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灯彩才慢慢地恢复活动,九堡的荷花灯亦如此,展现在人们面前。不过,随着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电视、录相的不断普及冲击了民间的土文化,使得一些年青人不愿继承发扬光大,势必影响灯彩的传承发展。
如何保护、继承客家灯彩,我们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对健在的老艺人生活上关心备至,凡有活动请他们来作指导,不断培养新一代,把灯彩技艺传给年青人,以达到保护传承灯彩艺术的目的,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全镇性的大会演,大力弘扬灯彩文化,吸引大量的年青人参加,促进他们对灯彩文化的热爱,从而保护民间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