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米锞制作技艺
艾子米锞,是瑞金市有名的民间传统小吃,因採摘田野间一种俗名口L1“艾子叶”的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及其花朵回上米浆作原料制作,故名艾子米锞。由于锞品为绿色,又被人们称为“绿色食品”。全市各乡镇均有出产,主要以“艾子”生长旺盛的春季和初夏时节制作为主,平时以九堡镇多有产销,各圩场逢圩时个体户在圩市上边制作边销售,每碗3至5元;市区象湖镇也常有产销,价格约每斤5元。据民间传说,这种艾子米果食之有补肾之功用,其历史也有千年之久。
艾子米锞的制作比较简单,首先是到田野中揉集“艾子”,连叶带枝带花(小黄花,枝叶上长有白色绒毛)摘下,洗净后用开水煮片刻,捞起后用擂钵捣烂,亦可甩手揉碎,然舌掺进米浆(最好加些糯米)之中,搅匀,再倒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熬煮,不停地翻动搅匀,当成为粘糕状时即可出锅。出锅后稍凉时,即用手人工将其做成一个个大约姆指粗细长约15公分的圆条形状,或小饼形状,再回锅蒸透。食时,或沾糖或配油盐辣椒汁食之,其芳香扑鼻,口感极好,深受城乡民众喜欢。
由于艾子米锞季节性较强,秋冬时节因田间不长“艾子”而无法制作。于是,亦有揉摘一种同属艾类但不开花、叶枝厚重的野艾菜代替“艾子”作原料,配制成米锞后其颜色翠绿,味道也不错。
艾子米锞目前仅为民间小吃,尚未开发市场,无规模化,而且有季节性,如能在盛产季节大量收集“艾子”原料,加以保鲜保存,则一年四季均可出产。
相关文章